财经版权保护联盟能做啥?维权痛点在哪?看30余家媒体大咖怎么说!

2018年05月18日 15:19 来源:传媒茶话会 作者:刘娟

  5月18日,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筹)第一次座谈会在京举行。座谈会由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传媒茶话会”承办,国家版权局有关领导出席。

  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经营报、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界面、财经杂志等全国30余家财经媒体与会,就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章程和版权保护难点、痛点展开探讨。

  媒体大咖们都说了些啥?“传媒茶话会”为您送上会议干货!

  金融时报社社长邢早忠:在保护版权的过程中,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将充当怎样的角色?
  茶茶: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由中国行业报协会、《传媒茶话会》和全国30余家主流财经媒体共同发起,旨在为联盟成员提供版权确权、监测、取证、维权和搭建版权交易平台服务。此外,联盟成立后还将与专业的版权律师团队进行合作,联盟成员无需垫付前期维权成本,先由律师机构垫付,为联盟成员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联盟设计了一套版权估值系统,针对不同媒体的不同价值,帮助媒体明晰自身版权价值,在进行版权交易时做到有价可循。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靳丽萍:侵权平台在技术上有优势,侵权方式新、侵权速度快、获取头部流量后即删除,取证难怎么办?

  茶茶:在监测方面,技术提供商可通过鹰眼系统帮助版权作品进行全网24小时实时监控,鹰眼系统监测覆盖网站、微信、App等。未来,鹰眼系统会通过UGC的方式,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参与到版权监控和传播中。在取证方面:技术提供商的磐石系统使用区块链和可信时间戳技术进行双重取证。同时,磐石系统还针对国内法律和国标做了全面适配,确保对全网监控到的被侵犯的版权作品进行存证并进行合规保存后,随时可以用于司法举证。    鹰眼+磐石,让侵权不再一删了之!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靳丽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版权合作,多是按流量给钱,传统媒体往往最后获得的只是精神上的胜利,有没有办法提高版权价值?
  茶茶:在版权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国行业报协会、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可以通过调研,依据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文字作品的使用情况,联合协商制定一套新媒体转载传统媒体文字作品的推荐付费标准,供行业内媒体或新媒体使用,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第一财经日报社版权主管谢亦辰:在维权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删稿、短编、洗稿问题,监测能否解决这样的问题?
  茶茶:技术提供方利用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原创文章的版权认证,而且能在全网范围内扫描侵权转载。无论侵权发生在微信公众号、知乎还是个人博客上,即使文章经过了部分改写、删节、段落调整,依然能找出侵权行为,并一键进行侵权证据保全。
  经济日报社法务处处长党涤寰:联盟的版权交易是如何进行的?
  茶茶:版权交易分为会员单位自行销售和联盟代理销售。联盟成立后,将安排技术团队挨家走访会员单位,进行技术对接,协助核定版权价格。会员单位自行销售需遵循联盟提出的版权指导价,对外不得低于联盟指导价进行销售,由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联盟代为销售时,会员单位版权价格需由会员单位与联盟秘书处核定后委托联盟销售,联盟代会员单位销售后所得流水的20%支付给联盟作为联盟日常工作费用。自联盟正式成立日起,会员单位每年度与联盟结算一次。
  中华工商时报社主编程武:技术上能否做到转载方不付费时,就没有办法转载我们的文章?
  茶茶:这个是没办法实现的。盗版与反盗版技术斗争这么多年,一直是盗版方占优。所以我们建议建立一个有效机制,做到先付费获授权后再转载。
  参会媒体名单: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科技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中国改革报、国际金融报、中国商报、国际商报、中国信息报、中国保险报、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房地产报、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化工报、中国汽车报、华夏时报、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北京商报、财经国家周刊、财经杂志、中国经济网、界面、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传媒茶话会”,经授权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