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几乎全部是原采而成,各大相关公号特别爱转《传媒茶话会》的文章,但一谈到付费,就纷纷望而却步,哪怕是100元,也不愿意掏。这和现阶段微信公众号没有形成转载付费的大背景相关。
从4月起,《传媒茶话会》拒绝向非版权互换单位开放白名单。
“我辛辛苦苦种草,为啥免费给别人家喂羊?”中国行业报协会执行秘书长、《传媒茶话会》创始人刘灿国表示,为了将《传媒茶话会》打造为在传统主流媒体间有卓越影响力的公号,《传媒茶话会》高薪聘请总编辑和专职编辑,并且给出相对较高的稿酬。坚持“无沟通,不发文”,每一篇文章、每一个选题都尽量与相关媒体、机构最核心的负责人及时沟通,有时一个选题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一篇原采文章成本平均在数千元。
“宁可放弃影响力也要维权,但事实上保护版权似乎没有降低影响力。”这是刘灿国的态度。
八个月以来,在《传媒茶话会》停止向其他非版权互换单位开放白名单后,影响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粉丝数量一天天的增长也让刘灿国更加坚定了版权保护的信心。
《传媒茶话会》微信公众号后台截图

《传媒茶话会》了解到,目前,利用技术能实现24小时全网转载监控,发现侵权行为可以立即取证、存证、批量处理,维权路上的拦路虎在技术面前,都变成了纸老虎。
此外,徐双泉也建议,传统主流媒体可以适当让渡部分利益,将维权工作委托给专业的技术机构和律师事务所。
争口气吧,版权维权不是钱的事儿!

徐双泉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版权是传统主流媒体的核心资产。版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传统主流媒体要坚定维权的态度,只有维权,才能让优质内容更有价值,才能迎接一个纯净有序的版权环境的到来。
“不要低估优质作品的价值,更不要轻易’原谅’侵权方。”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振海告诉《传媒茶话会》。
一方面,很多传统主流媒体认为一篇文章维权获赔的价格在300~500元,因此维权不积极。实则不然,我国法律实行三种赔偿方式:一是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二是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进行赔偿;三是按照法定额度不超过50万进行赔偿。《传媒茶话会》单篇文章维权获赔金额也为几千元。
另一方面,张振海向《传媒茶话会》强调,诉讼所产生的公证费、律师费、差旅费等一些合理开支,通过诉讼也可获得赔偿。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侵权方的侵权成本,推动版权市场规范秩序的建立。
面对侵权,传统主流媒体这个“冤大头”倘若继续坐而旁观,视而不见,势必优质内容就变成了地摊货。因此,对于传统主流媒体来说,是时候转变观念,吹响维权号角了。
《传媒茶话会》短评
新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要肩负起舆论引导的重任,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来扩大影响力,但是不能因此自乱阵脚,丢掉了保护版权的意识和态度。
野蛮生长的内容市场,需要优质内容,更需要秩序与规则。当技术这个“三只手”被技术降服的时候,版权保护另外一只隐形的拦路虎——“打招呼”,就是重点降服的对象。
“案件未开庭,关系找上门”,中国特色的人情社会正在向版权保护领域渗透。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更有甚者慑之以“权”,这种让权利人有苦说不出的“打招呼”正在助长侵权的歪风邪气,践踏法治精神。
很多人都说版权保护是媒体的“一把手工程”,只有把版权提高到不保护即犯罪的高度,传统主流媒体版权维权才能更快迎来朗朗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