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别让原创者六神无主!!!

2018年12月20日 09:20 来源:传媒茶话会 作者:刘娟

文章被洗稿了?

和洗稿平台沟通?不好意思“纯属巧合”!

向微信投诉?不好意思“抄袭投诉不通过”!

找律师起诉?不好意思“难度太大”!

维权怎么这么难?

5月30日,《传媒茶话会》对话六神磊磊、《第一财经》版权业务主管谢亦辰,原本区块链CEO吴鹏,凡闻科技首席法务官兼版权事业部总监史红飙,上海治宬网络科技创始人傅耀,律师焦阳,原资深媒体人、现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亚川(笔名:石扉客)为您分析维权的痛点和难点。

举报、投诉、打官司?呵呵,多是精神胜利法

“不是对战,是碾压。不是因为我更能写(当然实情如此),而是道理在我这边。就好像金庸说的:为什么别人吵不过郭靖?因为道理在郭靖那边。”谈及1月份与周冲的版权之争,六神磊磊这样告诉《传媒茶话会》。

2018年1月23日,六神磊磊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中推文《这个事我忍了很久了,今天一定要说一下子》点名微信公众号“洞见”和“周冲的影像声色”洗稿自己的作品。

六神磊磊和很多读者向微信公众平台举报投诉,却收到了“抄袭投诉不通过”的通知,找侵权平台沟通却得到了对方态度极横的回复。

1月26日,六神磊磊再次发文《今儿就从头彻底扒一下周冲,看是什么成色》,回应周冲。双方你来我往的“嘴仗”,最后也只以周冲的道歉画上终止符。

“大篇地抄连题目都不改,这突破了我的底线。”谈及对洗稿的容忍度,六神磊磊颇感无奈。

 “因被洗稿起诉小公司,说不定还要亏钱。”《第一财经》版权业务主管谢亦辰无奈地告诉《传媒茶话会》,如果独家稿件被洗稿了,一般采取的维权方式是与对方协商商务类合作,但由于维权成本高、赔付低,一般很难得到侵权方的响应。如果侵权方拒绝通过商务合作来解决问题,第一财经会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谢亦辰告诉《传媒茶话会》,采用发侵权公告和向有关部门投诉的方式进行维权是比较普遍的反侵权方法。

但这,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技术”不能很好识别”、律师“不乐意接洗稿维权的单”,维权怎么这么难!

“被洗稿维权的难点第一个就是数量太多。”六神磊磊告诉《传媒茶话会》, 他的文章几乎都有被洗稿的情况,但是由于数量过多,根本没有办法一一发现。

 “因为我的读者相对比较多,文章也标记比较明显,因此会被个别读者发现,但对于很多作者来说,想发现被洗稿的文章很难。”六神磊磊告诉《传媒茶话会》。

☆技术方:检测难,不精确

“简单的洗稿技术上是可以区别的,但如果比较复杂,技术没有办法精准识别洗稿。”原本区块链CEO吴鹏告诉《传媒茶话会》,这就好像写论文,把遣词造句全部换成自己的,就可以轻松应对论文查重。

《传媒茶话会》将六神磊磊的文章原创文章《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与另一篇公众号“洞见”的文章《最好的学区房是自家的书房》分别发给从事版权保护的原本区块链和凡闻科技两家技术公司

 “技术上来说,不论相似度多少都能检测出来,只是把大量相似度低的文章纳入进来会产生极大的浪费。”吴鹏告诉《传媒茶话会》,1万篇相似度为10%~20%的文章中,其中99.999%可能是无关联的文章,文章里的助动词、通用词相似程度也可能达到这个比例。因此,技术公司一般将相似度50%作为检测标准。

但提高相似度,就意味着无法检测到洗稿文章。

谢亦辰告诉《传媒茶话会》,虽然对技术检测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鉴于技术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如公共信息无法进行剔除,匹配度过低容易错误匹配,匹配度过高容易遗漏内容等),《第一财经》已经和技术方暂停合作,选择人工进行检测和筛选。

技术真的拿洗稿没有办法了吗?未必!

凡闻科技首席法务官兼版权事业部总监史红飙告诉《传媒茶话会》,依托专利原创判断机制和稿件传播分析机制,通过对原创痕迹的判定,可以识别出原创稿件和其传播路径,且根据判断赋予稿件原创等级。将稿件和其他稿件进行相似度比对时,也包括语义分析对比,避免转载稿件修改标题和正文的情况,准确度可达95%以上。

“利用人工智能对文本进行语义分析,可以检测两篇文章的相似度。”上海治宬网络科技创始人傅耀告诉《传媒茶话会》,现在绝大多数公司都是依靠技术直接对比文章中字词的相似度,因此拿洗稿无可奈何,但只要改变技术路径,用语义分析便可解决洗稿检测的难题。

傅耀坦言,如果媒体需要用用人工智能语义分析技术,对洗稿文章进行检测需要技术公司定制开发,这样一来开发量会很大,开发成本也会提高,目前尚无单家媒体做定制开发。但倘若多家媒体一同以联盟或者协会的形式做定制开发,成本将极大降低。

没有技术的助力,检测洗稿文章似乎成了著作权人一个人的战斗。

但令人感到无力的不仅在此。

☆律师:举证难,成本太高

“客户想做洗稿的维权,难度太大,成本太高,不确定性太强。”律师焦阳告诉《传媒茶话会》,洗稿维权最难的地方在举证。法律不保护观点只保护观点的表示,而洗稿文章不同于简单的抄袭,一篇文章被洗稿后可能只有小比例的相似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以人工的方式将两者的相似之处逐一向法官进行分析、举证。而同样,对方也会穷尽各种方式进行辩驳。因此,即便一篇仅一两千字的文章,找律师的维权成本也很高,而且最终维权成功的案例也不多。

2016年,微信公众号“歪理邪说”作者霍炬的文章在被洗稿后,毅然选择与微信公众号“差评”对簿公堂,成为国内自媒体首个关于“洗稿”公开庭审的案子。同年5月23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最终判定:原告主张被告侵害其著作权依据不足,其主张不成立,驳回原告霍炬的诉讼请求。

☆六神磊磊:贼比好人多

相比技术难以助力,法律求助无门,更让人愤怒的是内容生态的畸形发展。

“贼比好人多的内容生态中,原创作者势单力薄。”六神磊磊坦言,在某种程度上,在现今的内容生态中,洗稿已然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规模庞大的产业链。

据《科技日报》报道,在微信群、QQ群乃至一些求职网站上,都可见到招聘伪原创写手的广告。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爆款文章工具”“爆款文章训练”等与伪原创相关的其他业务。洗稿人数远远多于原创内容生产者,在这样的生态中,原创者的声音是微弱的。

洗稿识别没那么难,关键在于决心!

面对肆无忌惮、防不胜防的洗稿专业户,原创者可以尝试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原资深媒体人、现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亚川(笔名:石扉客)和焦阳律师都建议原创者可以尝试在文章中加入若干有标致性的语句或词汇,以增强辨识性。

“这基本上是原创者无奈之下的一种‘恶搞‘,治标不治本。”六神磊磊坦言,他也曾在文章中加入一些恶搞性的句子,但即便这样,一些洗稿专业户还是会将这些恶搞性的句子原封不动放入洗稿文中。

“洗稿没那么难识别,就像色情信息没那么难识别一样,关键在决心。”六神磊磊告诉《传媒茶话会》,洗稿就是抄袭,洗稿者付出的成本极低,但利益空间却十分大。这条底线应该要守住。

 “洗稿核心解决不在技术在法律,现阶段建议通过疏导促进交易以此来解决侵权问题。”吴鹏告诉《传媒茶话会》,适当降低转载交易成本,当转载交易成本与洗稿成本持平或略高时,侵权现象将减少很多。

沈亚川建议,国家层面上要完善著作权法,加大版权保护的力度;同时,平台也应该肩负起监督责任,建立严格的惩罚制度,共同提高洗稿的违规违法成本。此外,原创者也要提升维权意识和加强维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