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字成本12元的南周屡被侵权,窝心之后行业深思考是啥?

2018年12月30日 09:09 来源:传媒茶话会 作者:刘娟

南方周末每字成本价12元!8月23日,南方周末发布第一期反侵权公告,公告中陈述了上述信息。这则信息戳痛了不少传统媒体人的心。

此前,新京报一位领导也曾说过,不算油印费,新京报每个字的成本是5元。同样,中国青年报每年仅记者出差采访经费就高达上千万元。

一篇篇优秀的原创内容背后,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是高昂的成本。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繁荣发展,网站、APP等未经授权擅自转载媒体原创内容的现象日益严重,严重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在复制、粘贴和一系列的技术操作下,传统媒体付出高昂代价生产的内容只需几秒便成了别人的摇钱树。在养大了一个又一个新媒体平台的同时,传统媒体这头“免费的内容奶牛”却日渐消瘦。

当下,传统媒体该如何认识版权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除了打官司,还能如何有效保护和开发版权?

版权收益不只是简单的买卖,如何学会版权运营获得更大收益?

8月中旬,《传媒茶话会》密集对话法律界、传媒界资深人士,细细梳理版权从保护到开发的那些事儿。今天起推出第一篇。本篇,《传媒茶话会》对话两位直接负责版权的资深媒体人士,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权益保障部主任孙玉遐、北京青年报社长助理贾桂茹。

侵权猛于虎,国社也受伤!

南方周末的一纸侵权公告再次引发了媒体圈对侵权的讨论,和对传统媒体版权保护不利被动充当免费内容奶牛的唏嘘。几乎没有哪家传统媒体,能够逃脱被侵权的命运,包括新华社。

“侵权形式花样翻新,不署名、删改、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权益保障部主任孙玉遐告诉《传媒茶话会》。

作为我国最大的新闻信息产品生产者和提供者,新华社每天以8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面向全球发稿,日均播发各类稿件1.5万多条,既是新闻作品版权大户,也是被侵权大户。据统计,新华社客户端稿件被侵权使用超过50%。

《北京青年报》社长助理贾桂茹向《传媒茶话会》介绍,《北京青年报》每日原创作品大约在80篇左右,平均每篇作品被非法链接80次左右,也就是说,北京青年报的原创作品每天被非法转载6400多次。

传统媒体的版权养大了谁?

在2012年前,版权官司大多集中在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之间。此后,伴随着聚合类资讯平台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和其之间的侵权官司数量也直线增长。

以今日头条为例,建于2012年3月的今日头条没有采编权,创立之初,今日头条喊出口号“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是新闻的搬运工。”依靠数据挖掘和算法推荐更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今日头条迅速发展壮大,创办5年估值超过200亿美元。

尽管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曾经说过“我们无意掠夺版权,因为节省下的费用根本也支撑不了核心的价值。”不过媒体诉其侵权的官司数量也在随着估值和日活的增长而增长。

2014年6月,搜狐、《新京报》、《广州日报》、《长沙晚报》先后发布抗议声明或起诉今日头条,并要求赔偿损失。2015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起诉今日头条未经授权转载原创文章。2015年下半年,《楚天都市报》、《江南都市报》以及新华社旗下媒体《现代快报》对今日头条掀起了又一轮的侵权声讨,原因依然是非法抓取媒体内容,涉嫌侵权。2017年5月2日,《南方日报》发布反侵权公告(第一期)也将矛头指向了今日头条,明确指出2016年至今年5月2日,今日头条客户端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南方日报社版权作品近2000条。

还有很多网站、平台的侵权传统媒体的案件,最终以和解的方式处理,没能进入公众视线。

《传媒茶话会》向一些传统媒体了解,尽管网络平台陆续和一些传统媒体签订了版权合作协议,但平均一年几十万的版权费用与传统媒体高昂的生产成本相比,可谓十分微薄;而一些实力稍弱的传统媒体连这几十万版权费用都拿不到。在版权保护这件事上,传统媒体整体处于弱势。

借人家平台塑自己品牌?做梦!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步步紧逼,面对发行量、影响力、广告收入的日益下降,不少传统媒体乱了阵脚,面对侵权态度犹豫且暧昧。抱着网络平台转载自己的内容可以帮助增强内容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幻想,担心失去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会导致自身影响力的下降。

“新媒体传播产生的影响力是人家平台自己的影响力,和传统媒体没有多大关系!”孙玉遐告诉《传媒茶话会》,在面对商业媒体的侵权问题上,传统媒体必须维护自身权益。

身处海量信息包围之中,在快速阅读模式下,受众的注意力会被一条又一条的信息不断抓走。通过内容在平台曝光引流到自家媒体,进而通过塑造品牌产生效益的路径太过曲折“婉转”。受众更容易记住的是在哪个平台上看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报道,却并不记得报道这件事的媒体是哪家。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传统媒体乐于网络平台转载自己的优秀原创内容,可以不收版权费,但要坚持“先授权、后传播”,这是对原创内容的尊重,是对自身品牌的保护,是原则和底线。

不重视版权,传统媒体的路会越走越窄

传统媒体在版权保护上处于弱势,外因在于技术迅猛发展,侵权行为防不胜防,内因则是自身对版权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

“移动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版权保护形势严峻,但再难也要上!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是得优质内容者得天下。版权保护需要媒体在战略层面进行设计的,这不只是几篇文章的问题。版权是传统媒体的生存权、发展权,版权保护不利会影响编辑记者队伍的稳定,影响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权益保障部主任孙玉遐。

同时,孙玉遐指出,侵权的背后就是经济利益的纠纷,有的新媒体能够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择手段,传统媒体如果坐而旁观、视而不见,路会越走越窄,也可能会陷入无路可走的尴尬。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如果对侵权行为置之不理,不仅会导致传媒产业的商业模式失灵、广告收入大量流失,还会直接导致传统媒体丧失品牌,地位急剧下降,让内容最终沦为大路货,彻底失去市场。

反观,近期,腾讯和今日头条互诉对方侵权,官司打得火热,有传媒界资深人士指出,双方争夺的不是那点版权费,就是品牌和影响力!

世界上没有单纯靠呼吁就能改变的事,传统媒体自身若不重视版权,观念再不转变,会在新媒体时代失去自己最后的核心竞争力。

更有资深媒体人直言,当下,版权保护应该作为媒体的一把手工程予以重视!

战略层面重视,战术层面钻研,版权保护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明天,《传媒茶话会》推出《版权之二:这儿有八条版权保护技巧,拿走不谢!》。都是能换回真金白银的实用技巧,错过损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