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知识产权保护 走出品牌强国之路

2020年05月22日 15:13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江继业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全面统筹国内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客观需求,服务企业、服务市场、服务大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努力打造“万紫千红满园春”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唯有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完成我国从知识产权大国走向知识产权强国的历史性飞跃,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才能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真正走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大国品牌之路。

  一、坚持法治思维。知识产权是企业品牌发展的坚定基石,企业品牌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有力保障。我国法律实行的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行模式,这既要求市场权利主体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利,也要妥善处理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增强行政保护的法理性和强制性。要严格规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程序审查和执法标准的实体审查,积极完善行政执法的调查取证、证据审查、侵权判定等法理依据和工作标准;对于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坚决依法、依规、从重、从严处罚,切实为市场主体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知识产权维权方式。其次,要提高司法保护的时效性和多样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捍卫市场主体合法权利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屏障。要不断发挥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合一”审判的专业优势和制度优势,合理引导维权主体采用适当法律途径有效维权,促进审判机关与行业商会等民间组织的沟通合作,主动了解企业的司法需求,拓展知识产权案件多元化纠纷化解方式,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社会合力,凸显知识产权保护效果。

  二、坚持问题导向。知识产权保护既要深入正视国内企业面临的取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等现实问题,也要及时防范我国企业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遭遇的困境,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前瞻性、战略性、全面性。从国内角度而言,必须推动我国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知识产权道路,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制度出发,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有机结合,打造专业化、一体化、多元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高效、便捷、为民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突出对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从国际角度而言,要主动融入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沟通交流,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全球规则共识为基础寻求世界各国渐进式改革,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合作共赢的机遇;以和平磋商为基础,主动遵循国际纠纷准则,坚决反对假借知识产权保护的名义施行经济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行径,通过法律手段捍卫我国企业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努力搭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平台,通过“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为主体,遵循共建、共商、共享的原则,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探索共建区域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组织体系和合作执法体制,为推进健康有序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三、坚持创新优先。知识产权保护应坚持对创新智慧成果发展全过程的保护,这就要求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成果不仅要从数量还要从质量上进行合理审视,对知识产权从源头到发展进行有效保护,让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真正为社会创新成果保驾护航。首先,要严格审查,保障质量。知识产权质量的源头在创造,甄别的关键在审查,质量是知识产权的生命线、主旋律、硬任务。国家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应坚决遏制低质量申请、打击非正常申请,强化质量评价,严格依法审查,确保授权质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把握知识产权的核心要素,从源头上保障新颖性、创造性。其次,要关注转化,助力实效。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在运用,难点也在运用。既要有力打击侵权行为企图通过侵权行为占据市场损害权利主体合法利益的违法行为,也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领域专家、人才精通业务的专业优势以及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身份优势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统计,及时对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进行合理化建议和建设性支持,将企业的创新成果真正转变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

  四、坚持社会宣传。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保护程度与社会宣传的力度、深度、广度息息相关。只有全社会对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显现出来。首先,推进知识产权进校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世界公认的基本准则,也是未来社会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常识。加大知识产权进校园的力度,就是要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也是着眼新时代对人的教育培养的新使命、新要求。其次,加强知识产权学院学科建设。要鼓励高等学校设立知识产权学院,支持高校加强知识产权学科专业建设,推动专业学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加快培养具备技术背景的跨学科法学人才,不断满足知识产权保护中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和技术保障。再次,宣传普及公民知识产权知识。要紧跟形势任务发展变化,调整知识产权宣传策略,创新知识产权宣传手段,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让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可通过举办国际学术论坛、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展示我国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等多种形式,主动在国际社会上宣传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优势和成效,不断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有益的制度经验和成果。

  知识产权保护既是加快我国社会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持续打造中国品牌开拓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全面统筹国内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客观需求,服务企业、服务市场、服务大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努力打造“万紫千红满园春”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