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作为爱奇艺的开年大剧,自播出以来受到全网关注,热度持续飙升,并在网台两端创下数据新高峰。《人世间》的成功破圈,得益于原著作者梁晓声提供的厚重文学基础、编剧王海鸰改编的戏剧骨肉、导演李路的完美统筹及演员们的优秀呈现,更是现实主义题材IP作品经过网络平台精品化剧集策略打磨的结果。
欣喜的是,剧集意外地赢得了大量年轻人的喜爱,让多年龄层用户产生共鸣。据爱奇艺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人世间》30岁以下的年轻观剧用户占50.04%,基本与熟龄用户持平,其中25-30年龄段用户占比最高,达35.19%。
从对《人世间》的运营态度,可以看出爱奇艺对优秀内容版权生态的坚持,商业形态上不断迈向正向的良性循环。不同于之前的流量主导,追求质量、发现新需求的时代已经来临,“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正在常态化。
在版权运营方面,爱奇艺始终注重IP版权多元化开发,比如《人世间》播出期间,爱奇艺在平台推出的一些创新玩法:“人世间的全家福”照片征集活动、主演陪看活动、演员加盟“明星聊天室”等,在剧外为观众继续传递沉浸式共情。还要提到的是,爱奇艺多年倡导的“一鱼多吃”商业模式,让很多优秀项目的版权价值被进一步放大,这在《风起洛阳》项目中有着突出体现。
在《人世间》热播期间,为保障剧集的顺利播出,爱奇艺前置版权保护举措。爱奇艺法务团队自影片上线前,分别向各大平台发出权利预警函,与各平台建立侵权快速处理的绿色通道,及时遏制盗版内容的传播。自从《人世间》筹备上线起至今,爱奇艺通过“人工+技术”的双重手段,实现7×24小时全时段、全端口、全平台的盗版监测。截至3月4日,累计监测处理《人世间》侵权链接8万余条,其中,盗版严重的短视频领域监测到侵权近2万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算法、算力的提升,侵权似乎变得更为简单、便捷,特别是在短视频领域,借助短视频平台提供的推荐技术,热播期间的影视作品被剪辑、分割、搬运并迅速传播。如果只要求短视频平台承担“通知-删除”义务,则必然会让权利人陷入“通知-删除-再通知…”的“打地鼠”困境。
提供算法推荐的短视频平台,向用户提供的并不仅仅是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同时也提供了信息流推荐服务。平台利用算法推荐,精准的向其用户提供侵权短视频,获取流量收益,存在侵权过错,与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经营者相比,前者理应对用户的侵权行为负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因此,为了让更多优秀的作品能够呈现,让创作人以及播出平台的投资得到正向的回报,创作机制得以良性循环,严惩短视频侵权,提升短视频平台的审核义务及内容管理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国家版权局印发的《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中强调:“把全面保护作为版权工作主基调,把网络版权保护作为主战场”。由此可见,无论是权利人还是平台方,各行各业都要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关心下共同维护好版权市场的健康发展。如此,才会产出更多如《人世间》这样有时代意义、有现实主义和艺术价值的优质内容。
(作者系爱奇艺法律部高级总监)